维基新闻中心Wiki Sports News
【中国新闻EVO视讯周刊】共享单车自由一去不复返了
近日,共享单车在多地涨价。哈啰单车、滴滴青桔等共享单车在成都、广州、武汉等地上调价格,收费标准由工作日前15分钟1.5元调整为前10分钟1.5元,周末节假日起步费也由前15分钟1.8元调整为前10分钟1.8元,后15分钟收费1元。 消息一出,引发网友热议,甚至有不少网友表示了不满,认为价格上涨加剧了生活的负担。有网友算了一笔账,自己坐公交或者骑共享单车都需要半小时,公交车需要2元,骑共享单车则需要3.5元。如果选择节假日出门,则会更贵。 目前市场上只有少数共享单车品牌还在运营,美团EVO视讯、滴滴、哈罗单车三家占据了共享单车市场份额的95%以上,三家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为了实现盈利,共享单车企业告别价EVO视讯格战,并逐步上调定价标准。 5年来,各品牌1小时骑行价格基本都已累计上涨五六倍,“骑共享单车通勤可能没有坐公交划算”的质疑声越发强烈。选择涨价的共享单车企业,必然要面临着消费者的情绪,甚至是弃用。但更难面对的是,未来,盈利难题究竟何解? “很久没骑共享单车了,今天就骑了1公里,发现竟然需要3.5元。”来自成都的用户张磊表示震惊。他想不明白,以前共享单车很经济实惠,如今怎么变得这么贵?但对他产生的影响很明确,以后不远的距离宁可走路,也不想骑车了。 作为学生党,杨乐则“心碎”了。以往每次出学校,他最喜欢的就是骑共享单车,去买饭或者坐地铁都很方便便宜,这次发现共享单车不仅涨价了,而且价格竟然分工作日和节假日。在关锁的时候,他甚至听到旁边一个女孩抱怨说,“骑过来花了6块钱,还不如坐地铁”。 据了解,成都地铁的收费标准主要采用里程计价制,起步价为2元,可乘坐4公里。之后,根据递远递减的原则,每递增一定的公里数增加一定的费用。具体来说,4至12公里范围内,每递增4公里增加1元;12至24公里范围内,每递增6公里增加1元,以此类推。成都公交车的基础票价为普通车1元、空调车2元,根据里程不同,每增加1公里加0.5元或0.6元。 这意味着同样1公里的路,公交和地铁可能只需要2元。有网友还表示,目前大多数地方油价 8 元多一升,现在骑一小时共享单车相当于“骑走”了大半升油。 比较下来,共享单车的性价比大打折扣。回到2014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摩拜、ofo等为代表的互联网共享单车企业应运而生,并且在短时间内实现扩张。扩张的前提则是拿着投资人的钱疯狂补贴占据市场。当时,共享经济对打工人可以说十分友好,共享单车收费大部分为0.5元/半小时,甚至0.5元/小时。 然而烧钱并非长久之计,共享单车平台高昂的运营成本始终考验着各个企业,整个行业面临洗牌,最终摩拜卖身美团,滴滴接手小蓝单车,ofo退出市场,哈啰单车艰难运营。 2019年,美团单车、滴滴青桔单车、哈啰单车开始形成“三足鼎立”。随后的一年多时间里,亏损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共享单车企业开始频频涨价,起步价格涨至“2元/30分钟”“1.5元/30分钟”“1.5元/15分钟”不等。2022年共享单车企业又纷纷将套餐卡/骑行卡价格调整至同一水平,骑行卡涨幅在40%至50%之间。 今年清明假期间,美团单车在上海的单次骑行价格由原本的1.5元/15分钟上涨至1.8元/15分钟,每超过15分钟费用增加1元。与此同时EVO视讯,哈啰单车也上调了部分城市节假日的骑行价格,其单次骑行价格涨幅与美团单车一致。 上海财经大学电子商务研究所执行所长崔丽丽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最近是暑期出行旺季,此次涨价城市成都、广州等都是热门目的地,这些城市骑行共享单车的游客或学生可能增加。这种情况下,运营成本、硬件成本还有各种城市管理成本都会有所增加,单次使用成本必然会提高。崔丽丽认为,共享单车企业还是希望通过涨价的方式,倒逼用户用包月、包年的方式消费,以此增加稳定收入,提高骑行黏性。 不断涨价,让打工人失去了共享单车自由?一位共享单车从业者则认为,实际上共享单车涨价影响用户数量有限,在平台上骑行月卡或者年卡用户占据大多数。 然而,共享单车每次涨价都会引发不小的争议,这缘于共享单车在城市中承担了某种基础交通设施的角色。 以北京为例,北京市交通委员会数据显示,2023年,北京共享单车骑行量达到10.88亿人次,创历史新高,日均骑行EVO视讯量达311.57万人次,同比2022年增长9.04%。 尽管拥有私家车,北京用户高凡还是每天都选择骑共享单车通勤,通勤距离大约为10公里,既锻炼了身体又避免了拥堵。他说,尝试了开车、坐公交和骑共享单车,最后选择的通勤工具是共享单车,“这是因为不同的出行方式给我带来了不同的感受,我更倾向于舒服自在的骑行。” 《2023年中国主要城市共享单车/电单车骑行报告》也显示,在500公里以上轨道里程城市,“共享骑行+轨道” 服务通勤出行明显高于其他城市。共享单车高峰轨道周边骑行订单占比为31%,轨道里程越高的城市相对占比越高。轨道500公里以上城市高峰骑行订单占比达39%,高于轨道300公里以下城市14%。 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共享单车与公众的生活融为一体,密不可分。上述报告还提到,用户使用共享单车的时间在变长。2022年共享单车单次骑行时长11.7分钟,对比2021年增加0.9分钟,增长超过1.5分钟的城市包括了成都(11.4分钟)、北京(11.4分钟)和济南(12.8分钟)。 交通与发展政策研究所东亚区首席代表刘岱宗指出,共享单车这种出行方式非常符合中国高密度人口聚集的国情。中国的城市化发展迅速,在发展过程中,交通系统包括公交、地铁等都有或多或少的问题,效率也有待提高。而共享单车是靠市场竞争存活下来的出行方式,是得到了消费者认可的。 “对共享单车企业来说,涨价是一种市场选择,是基于对市场的乐观才做出的行为。”他还认为,目前中国的自行车出行分担率达到10%以上,而发达国家行车出行分担率普遍超过30%,有的甚至超过40%。未来,自行车出行系统占整体交通系统的比重会更高,这给了共享单车极大的发展空间。 然而,这种多年小步慢走、“试探式”涨价的策略,能否摸到用户承受的边界,能否被市场接受,仍然存在很大未知数。 多年来,共享单车企业一直面临盈利难题,严重的亏损甚至令不少企业不敢再投放车辆。找到盈利平衡点或许是共享单车企业涨价的目标,但只有涨价是远远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