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新闻中心Wiki Sports News
首届中原农谷国际种业峰会新闻发布会WJ维基体育app免费下载
2023年11月3日10:00,省政府新闻办召开首届中原农谷国际种业峰会新闻发布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关于种业振兴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河南省委、省政府关于种业振业决策部署,由河南省人民政府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主办的首届中原农谷国际种业峰会,将于11月9日至11日在郑州举办。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我们很高兴邀请到省农业农村厅等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出席,向大家介绍首届中原农谷国际种业峰会的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关注的问题。 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向大家介绍河南种业强省和中原农谷建设情况。我代表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向媒体朋友和社会各界长期以来对河南“三农”工作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党中央高度重视种业发展,2021年启动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同年5月习在河南考察时强调,要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从培育好种子做起,加强良种技术攻关,靠中国种子来保障中国粮食安全。河南省委、省政府牢记领袖嘱托,把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作为“十大战略”之首,以前瞻30年的眼光作出建设中原农谷的战略决策,奋力打造以种业为核心的国家级、国际化农业创新高地,重点建设 “四大中心、两个示范区”。“四大中心”就是国家种业科技创新中心、现代粮食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农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农业对外合作交流中心。“两个示范区”就是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智慧(数字)农业示范区。通过一年多的努力,中原农谷建设“四梁八柱”初步构建,形成了“1+1+1+2+N”政策体系和“管委会+公司+专家咨询委员会”运作模式,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中国农科院中原研究中心、神农种业实验室等53家省级以上科研创新平台,74家种业企业已入驻农谷,交通、教育、医疗、文体等公共设施正在加快完善。 11月9日至11日,河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将以“一粒种子促振兴,中原农谷起高峰”为主题,联合举办首届中原农谷国际种业峰会,这既是贯彻落实领袖嘱托、加快推进种业振兴的具体行动,也是加快建设现代种业强省、把中原农谷打造成农业对外合作交流中心、建设国际科研创新合作平台的关键举措。我们期待出席盛会的各位院士、专家、企业家和社会各界朋友们能深化交流合作,多为河南现代种业强省建设建言献策,共同推动种业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引育取得更多成果。下面,我从六个方面,对近年来河南在种业创新上取得的成效作重点介绍。 一是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扎实推进。全面完成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收集,新收集农作物种质资源7565份、居全国前列,建成国内一流的省级农作物种质资源库,省畜禽和水产遗传资源基因库建设有序推进。在全球率先绘制黑麦基因组精细物理图谱,成功研发中国地方鸡基因组系列专用芯片“神农1号”。 二是种业创新平台加速建设。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已建成运营,引进6个由院士和中原学者牵头的育种创新团队。建成神农种业实验室,实施首批“一流课题”5项,汇聚21家单位、25个团队开展联合攻关,新组建龙湖现代免疫实验室、中原食品实验室等多家应用型实验室。推动中国农科院中原研究中心落地中原农谷,支持河南农业大学创建“双一流”,做优做强省农科院,新增1000个科研编制,支持省农科院构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推广服务体系,持续厚植农业科技创新优势。 三是种业创新攻关提速提质。投入1亿元支持神农种业实验室开展“当家品种”基础攻关研究,投入5000万元支持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开展生物育种重点课题研发,投入7100万元实施农业良种联合攻关,组织实施共性关键核心技术和10项核心种源攻关。三年来,全省通过国审小麦新品种162个,占国审品种总数的30.7%、居全国第一位,成功培育了黄淮肉羊新品种。 四是种企扶优取得显著进展。聚力打造河南种业“航母”,组建了省种业集团,推动11家种企进入国家阵型企业行列,农作物和畜禽阵型企业总数居全国第4位。培育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种业企业13个、省级92个,省级以上“专精特新”种业企业26个。秋乐种业2022年12月在北交所成功上市,实现河南种业上市企业零的突破。 五是种业基地建设水平整体提升。建设国家级、省级农业(种业)产业园14个,创建国家级制种大县和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16个。实施河南省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启动省级制种大县建设。目前,全省农作物制种面积保持在510万亩以上,小麦供种能力38亿斤、占全国1/3强,花生供种能力2.8亿斤、占全国1/3,种猪、牛冻精生产能力、供应能力均居全国首位。 六是种业市场环境持续优化。修订完成全省玉米、水稻新品种审定标准,开展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和种子市场专项整治行动,近三年全省检查门店61217个,抽检样品6454个,查处案件835件,劣种子问题基本解决,假种子问题得到有效遏制。 多年以来,河南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用全国1/16的耕地生产了全国1/10的粮食、1/4强的小麦,不仅解决了自身1亿人的吃饭问题,每年还调出原粮及其制成品600亿斤左右。这其中,种业创新发展是稳粮增产最核心的驱动力和保障,全省农业科技贡献率达64.9%,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7%,小麦、花生育种水平国际领先、供种能力全国第一,玉米、芝麻、西甜瓜、辣椒等新品种选育水平全国领先,在种业振兴中展现了河南新担当新作为。 谢谢孙厅长的详实发布。下面进入提问环节,欢迎记者朋友就本场发布会所关注的内容进行提问。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 中国农科院是国家级农业科学研究的最高学术机构,想了解一下,下步中国农科院将如何支持河南农业强省建设和中原农谷建设?谢谢。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中国农业科学院作为农业农村部直属的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自1957年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解决我国农业农村领域的公益性、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科学与技术问题。河南是农业大省,在中国农科院现有的34个研究所中,不仅郑果所、灌溉所、棉花所等三个研究所坐落在河南,作科、植保、蔬菜等多个研究所也都在河南开展研发创新工作,此外,通过田间课堂、产业专家团等多种途径,在支撑和服务河南种业科技创新、农业生产发展方面长期密切协作。 按照《河南省人民政府 中国农业科学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国农业科学院 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建中原研究中心协议》相关部署,紧紧围绕河南省打造全国重要粮食生产核心区目标的科技需求,加强科技创新资源、科研人才和科技成果在河南集聚,我院将重点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全力支持河南农业强省建设和中原农谷建设: 一是合力开展农业农村现代化战略研究与规划。双方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粮食安全、乡村振兴、城乡共同富裕、科技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等重大战略问题,共同组织相关专家,不定期开展政策研讨和咨询活动。组织战略规划专家积极参与河南省农业产业政策研究及农业科技规划、乡村振兴规划等战略研究,为河南中原农业科技硅谷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二是共同加强种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建共享、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一方面中国农业科学院支持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和神农种业实验室建设,另一方面加强与河南省共同建设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原研究中心。聚焦河南粮食生产高水平创新、高质量发展的科技需求,开展前沿理论研究与高新技术创新,重点在高产优质小麦、高产玉米、高端果蔬、中药材等方面开展科技创新,在学术交流、团队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强化协同创新和共建共享,共同将中心和实验室打造成我国种业领域重要的战略科技力量。 三是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项目合作交流。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合作,对我院在豫郑州果树研究所、棉花研究所、农田灌溉研究所以及新乡综合试验基地,在学科团队建设、平台基地建设、人才引进培养、联合申报重大项目、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与河南省政府共同给予重点支持。同时,进一步加强人才交流与合作,推荐优秀科技和管理干部到河南省相关地区挂职,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帮助解决当地农业产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 四是不断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围绕河南乡村振兴和建设现代农业强省科技需求,强化成果孵化、示范推广,积极推动中国农业科学院优先向河南省转移转化农业科技成果,探索构建具有中原农业区域特色的农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紧密结合河南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等,充分发挥双方优势,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率先打造乡村振兴、“三产融合”农业科技现代化样板。 中国农科院将立足国家重大需求和河南省农业产业发展客观实际,深化院地合作,为助推河南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助力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打造现代农业强省提供全方位、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谢谢。 作为高能级种业创新平台和中原农谷核心区最重要的创新单元,请问,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入驻中原农谷后,在平台建设、团队组建、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等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成效如何?下一步在平台开放共享和对外合作方面还有哪些考虑?谢谢。 感谢您对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的关注。2018年9月,国家生物育种中心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建设,2021年9月,省委决定在中心基础上组建神农种业实验室。这两大平台是省委、省政府高位谋划、全力推动建设的种业创新平台,致力于打造种业创新高地。我们始终坚持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 去年10月入驻中原农谷后,在平台建设、团队组建、科技创新和对外合作与公共服务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对中原农谷种业创新体系建设起到了引领作用。 一是建设了国际一流的种业创新平台。4150亩高标准试验基地和首期7.5万平方米的科研、保障设施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整合22个国家及省部级平台的科研设施,构建了涵盖种业全链条,以模块化、流程化为特征的专业技术平台,建成了国内领先的农作物分子标记选择、单倍体育种、转基因与基因编辑、感官评价与品质分析等公共研发平台。完成了库容达50万份的“河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中心”。 二是集聚了一批高层次人才团队。坚持“聚焦国家战略、突出中原优势特色”的思路,启动了小麦、玉米、花生等7个研究领域,聘任了包括3名院士在内的8名知名专家为领域首席科学家,组建了8支固定研发团队,现有固定研究人员150人。同时,通过神农种业实验室“一流课题”实施,汇聚省内外21家单位、25个团队的238名科研人员开展联合攻关。 三是关键技术研发和品种创新取得新进展。在农作物重要性状形成机制解析、基因编辑、育种关键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原创性科研成果。“花生脂肪含量遗传解析及高油新品种选育与应用”获2022年河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利用单碱基编辑技术,在全球首创了抗苯磺隆除草剂的花生新种质;发现并克隆了调控芝麻节间长度的短节基因,获国际发明专利授权,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获得短节间矮化基因编辑芝麻;玉米抗茎腐病免疫调控网络方面进展显著,在全球首次绘制了植物根应答病原菌侵染的高分辨率细胞图谱。品种选育方面,已有37个农作物新品种通过审定。近三年,育成品种累计推广1.5亿亩,部分品种已成为当前我省和黄淮海区域的主导品种,其中,小麦品种郑麦1860、郑麦379,花生品种豫花37,大豆品种郑1307,芝麻品种豫芝NS610等5个品种入选2023年农业农村部主导品种。 四是有序开展了对外科技合作与公共科技服务。自中心组建以来,我们始终坚持合作共赢的原则,持续推动中心面向省内外开放共享。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中科院遗传发育所、中国农科院、中国农大等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开展了实质性科技合作。同时,我们建立了平台共享机制,积极为其他机构提供科技服务,目前,中心已经为河南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棉花所、中国水稻研究所等28家机构提供了一系列高质量技术服务。占地795亩的南繁工作站每年为全国30多家科研机构提供南繁服务。 关于下一步推动平台的开放共享和对外合作,我们考虑有以下几个途径:一是科研团队入驻。按照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生物育种中心若干意见的政策,相关团队可以在保留原单位编制、待遇的基础上,按照“双跨单聘,两权分处”的方式进入中心工作,接受中心的管理,按照相关岗位聘任,享受中心待遇。二是平台开放共享。发挥国家级平台的开放功能,面向省内外开放种质资源库、表型鉴定平台、各类仪器设备和科研设施。同时利用中心技术平台,为社会研发机构提供从基因到表型的技术服务。三是组建创新联合体。以特定物种为单元,由生物育种中心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联合开展育种研发工作,育成品种在中心平台统一转化,所得收益由中心与参与单位约定共享。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持续强化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拓展研究领域,加强平台开放共享,集聚高层次人才团队,加大对外科技合作,攻克育种关键核心技术,选育突破性农业生物品种,培育孵化科技型种业企业,擦亮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这一金字招牌,发挥好中心在中原农谷种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的统领作用,推动中原农谷这一创新高地尽快成势见效,为种业振兴贡献河南力量。 想了解一下,本届峰会具体有哪些活动安排?另外,作为河南省政府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原农谷国际种业峰会,将突出呈现哪些特点?谢谢。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和对本届峰会的关注!为深入贯彻落实习关于种业振兴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种业振兴工作的决策部署,加快种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动现代种业产业链快速发展,推进我省种业强省建设,首届中原农谷国际种业峰会将于11月9日-11日在河南郑州召开。 本届峰会的主题是“一粒种子促振兴,中原农谷起高峰”。峰会将聚焦种业创新发展,定位世界种业前沿,举办一系列重要活动,包括开展高端学术交流,展示创新引领成果,引育种业领军人才等,还将围绕种业知识产权保护、种质资源源头创新能力提升、育种共性关键技术公共平台建设、种业产业升级等领域贡献智慧方案,为保障国家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贡献河南力量。 峰会将采取1+1+3+3的模式进行,即1个开幕式,1个主论坛即神农种业国际高峰论坛;3个分论坛即育种4.0青年专家论坛、种业发展高端对线个主题活动即种业创新引领成果展、中原农谷行、“秋乐之夜”颁奖晚会。 峰会有五个特点:一是秉持国际化理念。坚持用开放的眼光和国际化视野办会。峰会在邀请国内农业科研机构专家和科研人员、国内外涉农高校专家学者、国内外优势种企高管和高层研发人员、投融资机构和媒体代表等与会的同时,还将邀请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亚太种子协会嘉宾参会。届时,来自国际、国内种业领域的院士专家、学者、企业家,将围绕作物、畜禽、瓜果、花卉、苗木、微生物等种业领域,以及基因编辑育种、分子育种等种业前沿科技和理念,进行深度交流探讨,贡献种业发展智慧方案,共同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打造专业领域高端盛会。峰会由河南省人民政府、中国农业科学院主办,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重大任务局、新乡市人民政府承办,由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神农实验室、中国农科院中原研究中心、河南种业集团、河南省种子协会协办,欧洲植物育种协会前主席理查德·维瑟(Richard visser),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省农科院院长张新友,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所长钱前,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植物育种中心主任雷克斯·贝纳尔多(Rex benardo)等,将做大会报告,我们将努力把论坛办成国内种业领域规模大、层次高、展示成果丰富的高端论坛。 三是搭建交流合作新平台。峰会将通过现场展示、企业推介、专家分享等方式,全方位展示近三年来河南省种业创新和良种联合攻关新成果,展示国内外一流科研平台和种业企业创新成果,推动相关成果转化和技术交流合作。 四是积蓄发展新动能。本届峰会将由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和神农种业实验室联合举办育种4.0青年专家论坛,邀请优秀青年专家结合自身研究方向、重大成果开启高端对话,碰撞创新火花,并为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和神农种业实验室选拔高端人才。种业发展高端论坛也将有行业专家、政府领导、企业高管进行专题分享探讨,碰撞创新理念。峰会还将邀请国内外涉农高校、科研院所、高层次人才团队、知名企业汇聚郑州,通过专业化、高端化、系列化的活动,推动种业领域优质科研资源在中原农谷集聚,加快打造国家种业创新高地。 五是探讨政科银企合作新路径。本届峰会还专门邀请了银行、投资机构、种业企业等广泛参与,举行政科银企闭门会议,聚焦种业行业特点,围绕种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等各环节,构建差异化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等方面,从政策、产品、服务等方面探讨持续服务可行性措施,提升服务种业企业的时效性和精准性,进一步发挥好政策性和商业性金融优势的服务保障作用。 这场国际化、高端化的种业盛会即将呈现,届时,让我们共同见证和开启我省种业振兴的新航程。谢谢大家WJ维基体育app免费下载! 我们了解到,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原研究中心是首届中原农谷国际种业峰会的协办单位,请问,中心在科技支撑中原农谷与河南省农业强省建设方面主要采取了哪些举措,下一步重点工作任务还有哪些?谢谢。 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原研究中心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与河南省在中原农谷联合布局的农业科技重要的区域创新中心,是履行农业科技种业创新的国家队,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支撑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上肩负有重要的职责使命。中原中心成立以来,全力聚焦粮食安全 “国之大者”,积极发挥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能力、人才团队、科技成果以及科研平台等优势,统筹中国农业科学院在豫科技资源,围绕破解农业及产业链“卡脖子”问题,聚焦中原地区重要农作物种业科学、绿色高效生产、农产品加工与质量安全等重大需求,与政府部门、科教单位、生产经营组织等开展全方位协同创新,通过集聚科技创新资源,强化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开展原创性科学研究和集成性技术创新,搭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与科技成果应用推广体系联合协作平台,打造区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高地,高效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高水平科技支撑中原农谷和河南农业强省建设。 目前,中原中心已揭牌入驻开展科技创新工作,布局建设有全国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已遴选了12支科研团队入驻中原中心,开展种业科学、智慧农业、农业资源保护利用、农产品加工与质量安全等关键核心技术研究,重点从粮食单产提升、乡村振兴、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生物安全三个领域开展农业科技创新工作,今年已在部分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积极推广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中心团队玉米密植滴灌增产增效生产技术纳入了河南省2023年主推技术,亩均玉米增产100—150公斤,今年在河南多地举行了多次课堂与田间技术培训,并于9月13日在漯河承办了“黄淮海夏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现场观摩交流会,助推技术落地,加快在黄淮海主产区的推广应用。二是加强小麦突破性种质创制与新品种选育推广应用。利用冰草与小麦远源杂交创制的小麦新品系普冰资300,较对照增产15%以上,参加国家黄淮南片区域试验,已完成了技术转让。优质强筋高产品种中麦578万亩连片规模化种植平均亩产超650公斤,实现订单收购50万吨,纳入河南省地方政府优质麦推广项目。三是加大杂粮果蔬选育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杂粮团队选育出的中谷19、中谷25等进行高产创建并示范推广5万亩,支撑洛阳“伊川小米”品牌化建设,推动区域谷子产业高效发展。设施果树智能管控团队为地方果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技术支撑。 下一步,中原中心将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潜心农芯,深耕中原”,做强种业“芯片” ,赋能中原沃野。一是加快提升平台支撑能力,积极推进“果蔬园艺作物种质创新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农药与生物技术产品检验检测研发平台”两个平台建设。二是抓好人才引育,落实我院与河南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等在豫高校的战略合作协议,联合培养博士后和研究生等人才。三是持续抓好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工作,针对河南农业产业发展现状,科研团队全面开展科技创新工作,服务河南农业产业发展。特别是落实好河南省农业农村厅、中国农科院作科所、中原研究中心三方签订的《河南省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推广合作协议》,科技支撑粮食稳产保供。 谢谢各位发布人!今天的现场提问就先到这里,如果大家还有其他关注的问题,发布会结束后,可以继续进行深入采访。 媒体朋友们,举办首届中原农谷国际种业峰会,是我省深入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农业强国、种业振兴的生动实践,对于加快实现农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保障国家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具有重大意义。在此,希望媒体朋友们关心关注首届中原农谷国际种业峰会,聚焦“一粒种子促振兴,中原农谷起高峰”主题,加强宣传推介,展示特色亮点,扩大首届中原农谷国际种业峰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助力种业强省和中原农谷建设营造浓厚舆论氛围!维基体育首页维基体育首页维基体育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