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新闻中心Wiki Sports News

中国青年报维基体育首页社推荐参评第34届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作品专项初评公示

2024-04-18 23:25:01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国际传播作品专项初评工作通知的有关要求,经向报社各部门单位征集、报社评委会研究推荐,报社领导同意,拟推荐以下作品参加专项初评。

  按照公示时长不少于5个工作日的规定,自2024年4月18日起至4月24日结束,在中国青年网对拟推荐参评作品材料进行公示,欢迎监督、评议。公示期间,社会各界可通过电话或电子邮件等方式发表意见。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也是“一带一路”标志性项目——东非首条标准轨距电气化铁路亚吉铁路开通运营五周年。作为中国青年报全媒体报道《一带一路十年树人》专题第一集,《埃塞俄比亚第一位电气化列车女司机:乘上“一带一路”的快车》讲述埃塞姑娘吉尔玛走出校园、经中方培训后,成长为该国首位电气化列车女司机的故事。作品摒弃大而全的叙事,从青年发展的独特视角,以符合青年阅读习惯并适于国际传播的3分钟短视频形式,用中英双语讲述青年与“一带一路”共同发展的故事。配套深度文字报道也在报纸等各端同步推出。

  “一带一路”聚集中外青年,项目分布多国,人员流动性强。为找到既有成长故事又有一定成就的青年典型,主创团队从全国青联“筑梦丝路”青年发展计划(该计划被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纳入务实合作项目清单)参与企业和留学生群体中反复筛选,克服语言、时差、通讯维基app体育网新闻等障碍,分别以“蜕变”“理想”“传承”等为主题,讲述中外青年在共建“一带一路”中的成长故事。该专题在无数同题报道中脱颖而出,被中央网信办评为2023中国网络正能量精品,并被郑州大学等双一流高校新闻系作为“以小见大”的优秀策划案例写进教案。

  在脸书(Facebook)、X(原名“推特”)和油管(Youtube)等外国青年常用的社交媒体账户上,该视频被中青报海外媒体矩阵(中青网、KAB、青年参考)和未来网等中央主流媒体账号转发,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主流媒体正能量报道海外传播的突破。

  集体(樊未晨、张渺、杨洁、田宏炜、朱娟娟、魏其濛、王鑫昕、林洁、洪克非、李瑞璇、马宇平、温维娜)

  《陈文成:让更多台湾学生了解大陆》中青视线版;《郑翔鸿:“回家”做良医》教育周刊5版;《林琨洋:在实践中感受医者父母心》教育周刊5版

  2023年9月,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公开。为了吸引更多的台湾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从9月到12月,中国青年报积极联系多所台湾学生相对集中的高校,了解台湾青年在大陆求学、就业等不同阶段的状况,并从众多案例中归纳、挑选合适的线索,按结果导向倒推,以职业为抓手,契合相应的新闻节点,连续四个月,每月集中一个主题——从教、科研、为医、创业,陆续推出“我在大陆”系列报道,共呈现

  20位普通台湾青年在大陆成长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得到的帮助,细节化展示他们的“初体验”与“深融合”——他们中有人荣获所在省份的“青年五四奖章”,有人在疫情期间白衣执甲,奋战一线守卫国人健康,有人在东西南北不同省份教书育人……字里行间流淌着海峡两岸血浓于水的温情和牵挂,展现国家对他们敞开大门,在求职维基体育首页、申请科研项目、评奖等方面给予平等待遇。这组系列报道刊发后,被多家主流媒体转载,为有意愿来大陆学习、工作、生活的台湾青年提供了真实可信的样本参考。

  1.附在参评作品推荐表后。2.三篇代表作必须从开头、中间、结尾三部分中各选1篇,并在“备注”栏内注明“代表作”字样。3.填报作品按发表时间排序。4.音视频内容应填报时长。5.广播、电视、新媒体作品在“刊播日期”栏内填报播出日期及时间;在“刊播版面”栏内填报作品刊播频道、频率、账号和栏目名称。此表可从中国记协网下载。

  2023年6月28日,福州举行“鼓岭缘”中美民间友好论坛,习主席也向论坛发来了贺信。在此期间,中国青年报组建以青年记者为主体的全媒体国际传播报道小组,奔赴福建鼓岭等地,采访了20余位重要中美友好人士,通过文字、照片、视频等形式,以独家青年视角向公众记录、呈现传承百年并延续到青年一代的中美人民友好故事。

  记者们分别在鼓岭和北京对多位有着“鼓岭情缘”的美国友好人士进行了采访跟拍,包括美国穆蔼仁家族后人、鼓岭文化研究专家穆言灵,穆言灵女儿穆爱华,蒲天寿家族后人蒲光珠,柯志仁家族后人毕乐华等,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完成了珍贵的第一手影视资料的拍摄,并精心制作脚本,以“鼓岭之友”作为主要叙述者通过中英双语向观众追忆了传承百年、来往之间的鼓岭情缘故事。

  作品经中国青年报官方账号ID:Youth China与ID:KABClub发布于Facebook及X(原Twitter)平台上,取得良好反响,其中Facebook平台发布当周阅读量达到6.2万次,X平台观看量达到6.3万次。评论区中境外受众普遍对报道给予了积极评价,认可其信息可靠、立场客观。

  上级要求,旨在通过国际传播力量,进一步扩大成都大运会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为此,报社派出一组经验丰富的融媒体记者,前往大运村开展为期两周的深度踩点报道。

  以“绿色科技发展”为主题的报道计划。我们希望通过这一主题,向世界展现成都大运会在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实践。

  然而,当记者走进大运村,却惊喜地发现了一种特别的降温神器——可循环利用的蓄冷型降温背心。这种背心采用相变材料制成,能够在炎热的天气中为穿着者提供持久的降温效果。记者立即意识到,这是一个极好的报道切入点,立即将镜头对准了大运村的志愿服务工作,采访了多位穿着这种降温背心的志愿者和工作人员,听他们讲述这种背心如何为维基app体育网新闻他们的工作带来便利和舒适。

  国内平台上,在中国青年报及其海外媒体矩阵的同步推送下,报道迅速传播开来,引发广泛的社会反响。中央网信办对本次报道给予了高度认可,作品荣获全网推荐,多家媒体予以头条置顶推送,全网阅读量超千万次,使得报道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充分证明了本次报道的受众覆盖范围和影响力之广。

  海外平台推特上,我们选用更通俗易懂的标题《A cooling vest》进行发布,取得了显著的传播效果。单条阅读量超30万次,互动量达4000余次,还获得了成都大运会等官方推特的点赞。这一数字不仅刷新了我们海外传播的记录,也显示了成都大运会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多国网友纷纷留言评论,表达了对成都大运会的关注和期待,进一步提升了成都大运会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

  青年化视角为鲜明特色,成功吸引了大量年轻受众的关注和参与。通过新颖、活泼的报道方式,我们充分展现了成都大运会的魅力与活力,让年轻读者们对这场体育盛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搜索

网站地图